管束除雾器,除雾器,廊青环保(多图)

· 管束除雾器,超低排放湿电,湿式静电除尘器,除雾器
管束除雾器,除雾器,廊青环保(多图)

平板式除雾器的工作原理:除雾器是湿法脱硫系统中至关重要的设备之一,如除雾效果不好不仅破坏风机平衡,引起风机振动,加剧管道、烟囱、换热器等设备腐蚀,甚至使整个脱硫系统处于瘫痪,甚至导致整个机组(系统)停机.因此除雾器性能好坏直接关系到脱...


品牌 廊青环保
总量 不限
包装 不限
物流 货运及物流
交货 按订单

产品详情

平板式除雾器的工作原理:

除雾器是湿法脱硫系统中至关重要的设备之一,如除雾效果不好不仅破坏风机平衡,引起风机振动,加剧管道、烟囱、换热器等设备腐蚀,甚至使整个脱硫系统处于瘫痪,甚至导致整个机组(系统)停机.因此除雾器性能好坏直接关系到脱硫系统能否正常运行及排放能否达标.本文简单介绍了常见机械除雾器结构及性能作了介绍.并提出静电除雾器在湿法脱硫除雾中应用可能性.

  平板式除雾器 由两层平行除雾器及三层冲洗水组成。一级除雾器为粗除雾,第二级除雾器为精除雾。一级除雾器标准模块由20片叶片组成,第二级除雾器标准模块由26片叶片组成。叶片之间通过定位杆将其固定。然后在和叶片焊接到一起,保证定位杆不会脱落,同时,也增大了除雾器的承载能力

  目前主流的湿法FGD一般均采用图示的折流板形式的除雾器,超低排放湿电,当携带有浆液液滴的湿烟气流经除雾器断面时,由于烟气流动方向在除雾器流道中不断发生偏折,湿烟气中携带的液滴在惯性力的作用下撞击在除雾器表面并被其粘附于板片壁面上形成薄液膜,在板片下端形成液滴落到收集槽从而达到除雾的目的。粘附在除雾器表面的污垢在冲洗水的作用下在除雾器底部集水槽集中后经除雾器疏水管回到吸收塔内。



除雾器的主要设计参数


(1)烟气流速

通过除雾器断面的烟气流速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除雾器的正常运行,烟气流速过高易造成烟气二次带水,从而降低除雾效率,同时流速高系统阻力大,能耗高。通过除雾器断面的流速过低,不利于气液分离,同样不利于提高除雾效率。此外设计的流速低,吸收塔断面尺寸就会加大,投资也随之增加。设计烟气流速应接近于临界流速。根据不同除雾器叶片结构及布置形式,设计流速一般选定在3.5~5.5m/s之间。

(2)除雾器叶片间距

叶片间距的大小,对除雾器除雾效率有很大影响。随着叶片间距的增大除雾效率降低。板间距离的增大,使得颗粒在通道中的流通面积变大,同时气流的速度方向变化趋于平缓,湿式静电除尘器,而使得颗粒对气流的跟随性更好,易于随着气流流出叶片通道而不被收集,因此除雾效率降低。

除雾器叶片间距的选取对保证除雾效率,维持除雾系统稳定运行至关重要。叶片间距大,除雾效率低,烟气带水严重,易造成风机故障,导致整个系统非正常停运。叶片间距选取过小,除加大能耗外,冲洗的效果也有所下降,叶片上易结垢、堵塞,最终也会造成系统停运。叶片间距根据系统烟气特征(流速、SO2含量、带水负荷、粉尘浓度等)、吸收剂利用率、叶片结构等综合因素进行选取。叶片间距一般设计在20~95mm。目前脱硫系统中最常用的除雾器叶片间距大多在30~50mm。

(3)除雾器的级数

级数的增加,除雾效率增大,而压力损失也随之增大。除雾器的设计要以提高除雾效率和降低阻力损失为宗旨。因此,单纯地追求除雾效率而增加级数,却忽视了气流阻力损失的增加,其结果将使能量的损耗显着增加。现在的WFGD系统采用两级除雾系统。

(4)除雾器冲洗水压

除雾器水压一般根据冲洗喷嘴的特征及喷嘴与除雾器之间的距离等因素确定(喷嘴与除雾器之间距离一般≤lm),冲洗水压低时,冲洗效果差。冲洗水压过高则易增加烟气带水,同时降低叶片使用寿命。一般情况下,第二级除雾器之间,每级除雾器正面(正对气流方向)与背面的冲洗压力都不相同,第1级除雾器的冲洗水压高于第2级除雾器,除雾器正面的水压应控制在2.5×l05Pa以内,除雾器背面的冲洗水压应>1.0×105Pa,除雾器,具体的数值需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确定。

(5)除雾器冲洗水量

选择除雾器冲水量除了需满足除雾器自身的要求外,还需考虑系统水平衡的要求,有些条件下需采用大水量短时间冲洗,有时则采用小水量长时间冲洗,具体冲水量需由工况条件确定,一般情况下除雾器断面上瞬时冲洗耗水量约为1~4m3/h。

(6)冲洗覆盖率

冲洗覆盖率是指冲洗水对除雾器断面的覆盖程度。